Chuan’s Blog

村上の Le Mal Du Pays

很奇妙,虽然一直对村上无感,但总是在读他的书,陆陆续续也读下来不少了。尤其是随笔,都读得差不多了,很喜欢《假如真有时光机》《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长篇《1Q84》《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也都有读。读过的短篇《驾驶我的车》《遇见百分百女孩》《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印象都挺深。

个人感受,村上的随笔,短篇小说和弱政治化的长篇都比较好接受。尤其是旅行随笔,单靠这类的写作就能让他在世界出名。

谈起村上,似乎非作家的某些特质比作品本身还更被人们所熟知:生活作息极其自律,爱跑马拉松的村上;开过爵士乐酒吧,对音乐相当了解的村上;还有每年十月都自带热度的陪跑村上……就人生经历体验而言,似乎挺简单直观、一目了然的,没遇到过什么波澜,甚至顺利的有些平淡(如果诺奖确实不算什么的话),不太有可以发掘的故事性和传奇色彩。性格也挺平和稳当,得体克制,有时有些冷感和孤独,连痛苦都是平静。看不到疯狂和激情的痕迹。就如他在书中提到的李斯特《Le Mal Du Pays》(巡礼之年)这首曲子一样,平静的哀愁,但并不感伤。其文也如其人,看到这个人大概了解他写些什么东西,看他写的东西大致能看出一些他的脾性。

读村上的文字不仅帮我消遣时光,还能使我心平气和,感受到平静。他的中文译者林少华形容其语言“一如一个老木匠拿起久违的斧头凿子对准散发原木芳香的木板”,这个比喻挺生动且精妙的,读来《挪威》《色彩》《驾驶我的车》的感受大抵就是如此(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三部他的作品)。笔触很从容,节制和克制,内敛中蕴藏内省、冷峻和某些温情,同时也很轻盈。用《舞!舞!舞!》中的话说,“如同啤酒瓶盖落入一泓幽雅而澄澈的清泉时所激起的”这中个性特点可能也成了我对其某些政治隐喻主题的作品无感的原因,这些宏大的结构性的东西压倒了他的轻盈和从容,变得难以掌控。这几年村上的重心又回归到“人”本身上了,他不再解剖体制,而是重新解剖自己。

有人把村上视为飞鸟一样的轻逸的作家,“他不是靠强劲宽阔的叙事,他只是富于想象力地表达人们心中飘浮着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的修辞和隐喻,丰富和拓展了无数人的自我意识”。这正是我所感知到的村上,飞鸟般的村上。